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世界史復習提綱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Keywords: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Corrosion; Welding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G4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奧氏體不銹鋼腐蝕現象統計
本公司于2008年6月根據監理指令,對某公司新建原油儲運庫3號5萬方原油儲罐的00Cr17Ni14Mo2接加熱盤管(規格:Ф89×4)環焊縫進行了焊后X射線拍片檢測;2008年10月,根據監理公司和建設單位會議要求,又對該管內注水試壓后、儲罐內進水試壓后生產運行前的X射線拍片無損檢測,兩次X射線拍片檢測結果統計如下表:
3號5萬方原油儲罐加熱盤管兩次X射線無損檢測結果
注1:2008年10月(第二次拍片)拍片與2008年6月拍片(第一次拍片)比較,還發現有4道口中的6張片第一次拍片中沒有缺陷,第二次拍片出現圓形缺陷,但缺陷沒有超標(Ⅰ級片1張,Ⅱ級片5張)。
注2:Ф89×4加熱盤管,每道口拍片3張。
注3:評片標準JB/T4730.2-2005Ⅱ合格。
針對兩次拍片影像結果統計分析可以斷言,第一次X射線檢測,沒有超出合格范圍的缺陷,第二次X射線檢測焊接管線焊縫及熱影響區,發生變化、出現不合格缺陷,并且這個缺陷是隨時間在發展、擴大,應該是典型的奧氏體不銹鋼腐蝕現象。就奧氏體不銹鋼材料的腐蝕類型分類有:晶間(界)腐蝕、點腐蝕和應力腐蝕,該工程中的腐蝕究竟是哪種腐蝕現象呢?
奧氏體不銹鋼腐蝕成因分析
以下逐一分析奧氏體不銹鋼三種腐蝕的特征,然后逐一排除,找出該工程奧氏體不銹鋼腐蝕的成因。
應力腐蝕:金屬材料的應力腐蝕由拉應力與腐蝕介質聯合作用而引起的應力脆性斷裂。該工程2008年6月X射線檢測沒有不合格焊口,2008年10月X射線檢測52道口中25道口發現30張片圓形缺陷超標,4道口中6張片在第一次拍片沒有缺陷,而第二次拍片發現新的圓形缺陷,未發現裂紋狀缺陷,從而可以排除應力腐蝕的可能性。
點腐蝕:奧氏體不銹鋼點腐蝕是一種局部腐蝕。當介質中含有Cl-、Br-時,會使不銹鋼產生點蝕。該工程中00Cr17Ni14Mo2加熱盤管試壓采用飲用水試壓20分鐘,也可以排除Cl-、Br-超標導致點腐蝕。
晶(界)間腐蝕:晶(界)間腐蝕是沿著邊界發生的選擇性腐蝕稱為晶間(界)腐蝕。因為金屬的最穩定的結構是它特有的結晶點陣,晶界則是晶粒間的錯接區,因而晶界是高能區,具有更強的化學活性,一般晶界比晶粒腐蝕得快。若晶界明顯活潑得多,就產生晶間腐蝕,其含義是晶界或其臨近產生局部腐蝕。
奧氏體不銹鋼具有很高的耐蝕性,是由于鋼中含有高鉻成分。但如果不銹鋼在450~850℃的溫度范圍內長時間停留,鋼中的碳會向奧氏體晶界擴散,并在晶界處與鉻化合析出碳化鉻(Cr23C6)。于是,在碳化物兩側出現含鉻低于11.4%厚度約為數十百納米的貧鉻區。這種貧鉻,使晶界不能抵抗某些介質的侵蝕。所以,這樣的晶界對腐蝕介質就十分敏感。由于焊接時焊縫和熱影響區在升降溫過程中難于避開450~850℃的溫度區間,所以焊接接頭金屬的晶間容易貧鉻,發生晶間腐蝕。
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中晶間腐蝕可以發生在熱影響區,也可以發生在焊縫表面或熔合線上。晶間腐蝕是奧氏體不銹鋼常見的破壞形式。晶間腐蝕沿晶界進行,使晶界產生連續性破壞。這種腐蝕開始于金屬表面,逐步進入其內部,直接引起破裂。產生晶間腐蝕的不銹鋼,從外表看不出與正常鋼材有什么不同。但是被腐蝕的晶間幾乎完全喪失了強度,在應力作用下回迅速產生沿晶間的斷裂。嚴重的晶間腐蝕試樣,在彎曲90o后,其彎曲處出現明顯的斷裂。最嚴重的可以完全失去金屬聲音,輕敲即可碎成粉末。
由以上晶間腐蝕的特征,可以斷言,該工程奧氏體不銹鋼管焊口腐蝕為典型的晶間腐蝕現象。
該工程中腐蝕現象分析總結
該工程3Z-02-16-JH02焊口0-1片位“1”附近的晶間腐蝕已經穿透焊縫金屬熔合物(如圖1),用竹簽即可剝落粉末狀腐蝕物。該焊口1-2片位的晶間腐蝕經打磨查看(如圖2),從管內壁向管外壁腐蝕,焊縫金屬熔合物剩余厚度也不多。
圖1:3Z-02-16-JH02焊口0-1片位缺陷腐蝕點穿透 圖2:3Z-02-16-JH02焊口1-2片位缺陷腐蝕點打磨情況
3Z-02-16-JH02焊口1-2片位X射線底片如圖3.
圖3:3Z-02-16-JH02焊口1-2片位08年6月22日拍片和08年10月18日片拍對比
下圖4、圖5中是晶間腐蝕發生在熱影響區、焊縫表面或熔合線上典型X射線底片。
圖4:3Z-02-05-JH02焊口0-1片位、3Z-02-06-JH02焊口1-2片位08年10月18日拍片
圖5:3Z-02-14-JH02焊口1-2片位、3Z-02-15-JH02焊口1-2片位08年10月18日拍片
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的防治措施
焊接過程中的預防措施
既然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的成因是:不銹鋼在450~850℃的溫度范圍內長時間停留,鋼中的碳會向奧氏體晶界擴散,并在晶界處與鉻化合析出碳化鉻(Cr23C6)。于是,在碳化物兩側出現含鉻低于11.4%厚度約為數十百納米的貧鉻區。這種貧鉻是晶界不能抵抗某些介質的侵蝕。又由于焊接時焊縫和熱影響區在升降溫過程中難于避開450~850℃的溫度區間,為了防止焊接接頭的危險溫度(450~850℃)停留時間過長而產生貧鉻區,焊接奧氏體不銹鋼應采用小電流、快速焊。為避免基本金屬過熱及加強熔池保護,施焊時要用短弧,焊條不做橫向擺動,以窄焊道為宜。氬弧焊時,在保證焊透的情況下焊速要適當快些,以減小焊件的變形和焊縫中的氣孔,防止焊接接頭過熱。
為了防止晶間腐蝕,條件允許時可采取強制冷卻。
焊后熱處理措施
因晶間腐蝕的原因是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450~850℃并停留一段時間,在晶界處析出富鉻的碳化物(Cr23C6)。Cr23C6實際上不固溶,并從固體中沉淀出來,結果使與晶界臨近的金屬中的鉻含量降低,貧鉻區發生腐蝕。解決晶間腐蝕的措施還可通過熱處理方法,例如固溶處理和穩定化處理來提高鋼的抗晶間腐蝕性能。
把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加熱到1050~1100℃(在此溫度下,碳在奧氏體中固溶),保溫到一定時間(大約25mm厚度小于1h),然后快速冷卻到427℃以下(要求從925℃至538冷卻時間小于3min),以獲得均勻的奧氏體組織,這種方法稱為固溶處理。這樣處理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其強度和硬度較低而韌性較好,具有很高的耐腐蝕性和良好的高溫性能。
對含有鈦或鈮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為了防止晶間腐蝕,必須使鋼中的碳全部固定在碳化鈦中。以此為目的的熱處理稱為穩定化處理。穩定化處理的工藝條件是:將工件加熱到850~900℃,保溫足夠長的時間,快速冷卻。
該工程的晶界腐蝕的處理措施
該工程鑒于晶界腐蝕嚴重,所以全部焊口進行了割口處理,從新制定了更為合理、有針對性的焊接工藝,并采取人工冷卻,嚴格控制了奧氏體不銹鋼焊后溫度的冷卻時間的措施,截止到目前該工程奧氏體不銹鋼焊口未發現腐蝕現象。
參考文獻:
篇2
生物后階段復習的目標是:夯實基礎,過好教材關,形成初步的知識系統和提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最近有不少學生反映:對于課本上該記的知識點都記牢了,可考試就是拿不到高分。原因有三點:一是審題能力不足,不能從題干中獲取有效的信息;二是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較差,不會根據題意做出合理、科學的判斷;三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答題不規范,專業術語常寫錯。
分析近幾年高考理綜生物卷的非選擇題發現,邏輯思維能力、對比分析能力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的考查已顯得越來越突出。因此,后階段復習一要審題準,要學會從題目中找關鍵詞、主次分明,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二是進一步夯實基礎,理清知識結構,挖掘知識內部的邏輯關系,通過知識網絡的構建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三是加強對書面表達能力的嚴謹性與準確性的訓練,平時訓練時要盡量使用規范實驗術語和生物學專業術語,不能用含糊的口語。問答題應掌握答題的基本步驟,首先,草擬解答問題的提綱,然后作答。答卷要層次清晰,言簡意賅,邏輯嚴密,語言規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潔,最后檢查答案。
篇3
四、初中化學溶液的酸堿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堿性的溶液:堿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五、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六、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17、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質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u):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16、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八、化學之最 1、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氣體是H2 。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H2 。 5、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時,酸性,堿性最弱 。 PH=14時,堿性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種元素,肥效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 金剛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是 中國 。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鋁 。 13、空氣里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氮氣 。 14、空氣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氣。 1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碳
篇4
1 磁性相關因素的影響
在不銹鋼只有馬氏體不銹鋼具有強磁性,奧氏體不銹鋼在固溶過程中,可能有奧氏體組織轉變為部分馬氏體,此時奧氏體不銹鋼就會產生磁性。通常,奧氏體不銹鋼在熱處理過程中,冷卻速度過快時也比較容易產生馬氏體。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在其他情況下也可能產生馬氏體,如:加工過程中有較大的形變,與碳素鋼材料緊密貼合接觸時間較長或者與之受壓接觸。1.1 奧氏體中元素的影響
奧氏體的穩定性由其成分中的各相關化學元素含量決定:
(1)Ni元素能夠決定奧氏體不銹鋼的穩定性,使鋼在問世時保持奧氏體組織,但不能單獨使用,只有其與Cr元素配合使用,才能提高奧氏體的抗腐蝕性能;
(2)Cr 鉻是決定不銹鋼耐酸性能的主要元素,其能與鋼中的碳元素形成鉻的碳化物,因此奧氏體不銹鋼在耐酸腐蝕方面Cr的含量一般不得低于13%;
(3)Mo元素,可以增加不銹鋼的鈍化作用和耐腐蝕性能,防止點蝕現象的產生;
(4)Ti、Nb都是強碳化合物形成元素,加入奧氏體不銹鋼中可以與碳形成穩定的碳化物,以提高奧氏體的抗晶間腐蝕能力。
1.2 熱處理、Ni及鐵素體含量的影響:1.2.1?Ni含量產生的影響
奧氏體材料,在常溫下經過較大形變后,由于組織中的晶粒產生變形,有部分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所以對成型后的奧氏體不銹鋼材料,對Ni的最低當量含量進行計算來判斷其奧氏體的穩定性,下面就以0Cr18Ni9奧氏體不銹鋼為例(見表1所示):
可用公式:
則Δ=8.3% - 11.4% = -3.1%。即Δ
鋼管在焊接成型后,要對其進行熱處理,即將鋼管加熱到1010℃~1150℃,經過保溫,使不銹鋼鋼的組織全部轉換為奧氏體組織。此時如若冷卻速度大于不銹鋼臨界冷卻速度,將有部分奧氏體組織轉變為馬氏體組織。
1.2.3?鐵素體含量超標的影響:
由鐵碳合金狀態圖可知,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固溶體稱為奧氏體,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體稱為鐵素體。因此奧氏體不銹鋼組織在開始凝固時,其組織中可解析出α-Fe晶粒,與周圍的其它組織共同作用才可產生γ-Fe晶粒組織。因此α-Fe在向γ-Fe轉變的過程中,由于各元素間的相互組合,致使部分碳元素溶于α-Fe中,從而在奧氏體不休鋼組織中產生了部分鐵素體,甚至在冶煉時由于各種元素的匹配及雜質控制不到位,而導致奧氏體組織中鐵素體含量超標。
在我們的使用過程中,至少碰到過3次國產304/321/316鋼管和法蘭鐵素體超標問題。表現為產品對磁鐵有吸引現象。
對于3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產品,鐵素體含量較高時,不僅降低材料的耐腐蝕性能,還會降低材料的韌性。而更可怕的是,當產品用于高溫環境時,材料有產生σ等脆性相的危險。材料一旦發生嚴重的脆性相,可能會帶來災難性后果。鐵素體含量過高的問題多數是由熱處理不當引起的,也有化學成分控制不當引起的。此類問題的多次發生,實際上反映了某些工廠在工業化生產中質量控制不到位的現狀。2 酸性鈍化的影響
眾所周知不銹鋼進行酸洗鈍化處理,是為了在不銹鋼表面形成一種保護薄膜,來防止或者延緩不銹鋼被腐蝕的速度。由于酸洗鈍化處理的不好,使得鋼管表面明顯的呈現不同的顏色,其中一部分呈過渡酸洗狀態,就會造成鋼管表面出現點蝕現象。就不銹鋼的酸洗鈍化來說,酸洗液的酸度、溫度和鋼管浸泡時間的長短都會影響到酸洗結果。因而鋼管表面就會發生點蝕現象,為防止產生此種腐蝕現象,鋼管生產廠家如可通過型式試驗,并最終確定酸洗液的酸度、溫度和鋼管浸泡時間等參數,并要求工人在操作時嚴格執行,上述問題就不會發生了。
3 結束語
奧氏體不銹鋼焊接鋼管由于塑性加工而形成部分馬氏體組織,或者由于其化學成分各元素的匹配問題,致使奧氏體不銹鋼內部殘留鐵素體,奧氏體不銹鋼材料與鐵磁性材料接觸后產生滲碳引起材料中鐵素體增加而造成,這時鋼管表面就會呈現一定的磁性。不銹鋼材料在酸性鈍化處理過程中,由于酸洗液的酸度、溫度和鋼管浸泡時間等因素的影響,造成酸性鈍化處理不到位,進而造成鋼管表面出現點蝕現象。
在我們的使用過程中,不單單只是奧氏體不銹鋼焊接鋼管呈現磁性及點蝕現象,其它的奧氏體不銹鋼板材、法蘭、管件等都出現過類似的現象。對于使用環境及非磁性要求較為嚴格的裝置、設備,可通過熱處理方法固溶處理,重新細化奧氏體組織晶粒,將殘留的部分馬氏體組織轉變為奧氏體組織。通過提高各元素間的匹配及雜質的控制,來減少或者消除鐵素體組織。通過型式試驗,確定酸洗液的酸度、溫度和鋼管浸泡時間等參數,來提高奧氏體不銹鋼的抗腐蝕能力。
參考文獻
篇5
各模塊分值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我們在社會中成長 4 2 4 6 6
我們身邊的經濟、政治與文化 17 16 10 12 17
我們生活的區域 16 23 28 22 24
中國歷史與文化 40 39 37 36 32
世界歷史與文化 23 20 21 24 21
結論:五大模塊的分值比例不同,對比以前,2013年中考歷史部分分數有所下降,從往年的60分下降為50分左右,不過仍然是中考復習的重點,政治與社會的分數在2013年有所增加。
3、試題具有較高的知識覆蓋率。2008-2011年《深圳市中考考試說明》所列考點約161個,這四年中考試題考查的考點約為117個,考點的覆蓋率高達73%左右, 2012年新增的7個考點中6個考點都考到了,2013年新增5個考點中3個考點都考到。
4、試題呈現形式相對穩定,25道選擇題(50分),4道材料分析題(50分),并且注重圖文結合。
5、中考試題結合社會熱點,體現歷史與社會學科的時代性和發展性。
6、中考改卷中反映出的六大問題:
(1)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徹。
(2)歷史階段特征不明確、以偏概全。
(3)不善于從題干中抓住關鍵詞,提取、加工信息能力差。
(4)錯別字嚴重。
(5)回答片面,表述不到位,不能做到一語中的。
(6)答題不規范,只會使用詞組,不能表達成句。
二、解讀中考《考試說明》,關注新增考點
2012年新增6個考點,2013新增5個考點。從近兩年新增加的考點來看,考點越來越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事熱點,所以我們在復習時,一定要時時關注時代熱點,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聯系起來,盡可能聯系起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學習。
三、備考策略
1、總復習計劃
第一輪復習――考點復習(2013年12月―2014年3月)
主要針對考綱中的考點內容,解析考點、綜合運用,重在抓基礎,初步形成知識體系。即“精解、活用、抓基礎”。
時間 內容、課時 主要措施
12.2~12.27
4周16個課時 模塊一:我們生活的世界
1、獲取和整理社會信息的工具、技術與方法(1課時)
4、不同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特征
考點1---10 (13課時)
2、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規則與制度(1課時)
3、基本的現代經濟意識(1課時) 側重點:
為落實夯實基礎的目標:
1.填圖過關(課堂、課后作業形式,重要地圖每人印2份,以備不過關同學反復填圖)
2.出中考復習提綱(考點版)
3.每周滾動練習注重對錯題的歸納和整理
12.29~1.12
2周8課時 期末復習考試 1.課堂知識點梳理
2.期末復習提綱(背誦版、填空版)
3.期末模擬試卷4套
4.目標生抽背過關
5、引導學生重點復一次滾動練習中出現錯誤的題目
2.10~4. 4
1-8周
40個課時 模塊二:我們傳承的文明
1、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歷史上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影響
考點1-3(4課時)
2、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歷程
考點1-10(13課時)
3、近代人類社會的發展脈絡
考點1-5(5課時)
4、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的歷史人物
考點1-2 (4課時)
考點6-8 (4課時) 側重點:
為落實夯實基礎的目標:
1、課堂考點過關(以一問一答形式呈現)
2.每周滾動練習注重對錯題的歸納和整理
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4-5月)
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整理知識,系統歸類,理清知識間的聯系,培養綜合運用的能力。即“分專題、多聯系、成體系”。
時間 內容、課時及分工 主要措施
4.7~5.9
9-13周20個課時 初步確定如下常規專題:
1.中國史線索梳理
(3課時)
2.世界史線索梳理
(3課時)
3.政治(3課時)
期中考試(4月16―17日)
4.經濟與科技(2課時)
5.思想解放(2課時)
6.改革開放(2課時)
7圖說社會(地圖、人物、事件)(3課時) 課堂:學案分層
提升版:模式為中考考點――線索梳理――學科聯系――典型例題――綜合題訓練
落實版:以專題串基礎(填空或選擇)
作業:綜合套卷訓練10套
滾動練習訓練
課后:錯題歸檔
目標生抽背、輔導
出中考復習提綱(專題版)
第三輪復習―-模擬訓練(5-6月)
本階段結合社會熱點和深圳的社會生活出熱點專題,做套卷訓練學生,查漏補缺,提高應考能力。即“盯熱點,勤訓練,查漏缺,應中考”。
時間 內容 主要措施
5.12~6.20
14-18周20個課時 1.結合2013-2014年時事熱點出5個左右熱點專題。
2.中考模擬題訓練
3.查缺補漏 側重點:
1.中考模擬10套卷訓練
2.出中考熱點專題,與傳統專題相結合,具體熱點及分工待當時情況而定
3.滾動練習
2、備考措施
(1)樹立課標意識,依據課標對教材進行科學處理。充分利用備課組智慧,敢于刪除低頻考點,加大高頻考點復習力度。
(2)加強集體備課,及時交流總結。科組長與備課組長從課堂教學到作業落實進行監控。特別是后期復習的節奏全組保持一致,資源共享,要充分利用備課組集體合作,把各個知識點挖掘到位。
(3)重視中考信息研究,積極參加中考教學研討,積極和各區、各校聯系,吸收有效信息和寶貴經驗。
篇6
面對高考進行的復習,教師不是對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重復,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重組,連接成“知識網”,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生高考復習效率。
一、問題提出
研究表明聽覺獲得的知識信息,僅能記住15%,只靠視覺獲得的知識信息,僅能記住25%,如果把試聽結合起來,則能夠記憶的信息量不是兩者之和,而是65%。①高考化學復習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教學法。
二、常見幾種知識結構提綱教學法的運用
1.輻射式提綱教學法在化學復習中運用
高三一輪復習時,各知識點就如散落一地的拼圖塊,彼此孤立、分散。所以教師在復習開始就要和學生一起分析、梳理高中化學,整理成知識聯系圖,如圖1。
2.表格式提綱法在實驗事實性知識復習中運用
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可以分為兩大類:實驗事實性知識與概括類知識②。像元素及其化合物這一類實驗事實性知識,學生常常容易相互交叉混亂。因此,在復習中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記憶方法。例如,在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的復習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利用表格式提綱法,把相關性質整理對比進行記憶,如下。
鎂、鋁化學性質比較
(1)與O2:常溫下生成氧化膜,點燃燃燒,
2Mg+O2===2MgO(點燃);常溫下生成氧化膜,
4Al+3O2===2Al2O3(點燃)
(2)與其他非金屬:Mg+Cl2===MgCl2(點燃);
2Al+3Cl2===2AlCl3(點燃)
(3)與水反應:Mg+2H2O(熱水)===2Mg(OH)2+H2;2Al+6H2O(沸水)===2Al(OH)3+3H2
(4)與強氧化性酸:跟濃硫酸、濃硝酸反應,不放出氫氣;常溫下被濃硫酸、濃硝酸鈍化,加熱反應,不放出氫氣。
(5)與非氧化性酸:Mg+2H+===Mg2++H2;
2Al+6H+===2Al3++3H2
(6)與堿:不反應;2Al+2H2O+2OH-===2AlO2-+3H2
(7)用途:制造合金,制造照明彈、焰火等;制造合金,電力工業上作導線、電纜等,貯存和運輸濃硫酸,鋁箔常用作食品飲料的包裝等。
3.網絡式提綱教學法在有機化學復習中運用
高中化學教材將有機化學分散在必修2和選修5中,在復習中如按照教材寫順序,就必須兼顧兩本教材,重復復習關于烴、醇、酸的知識,增加學生不必要的勞動。復習中引導學生先進行自主復習,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尋找不同類有機物之間的關系,使有機化學形成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網絡結構圖,如圖2。
三、小結
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是由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條件構成的,這些因素的有機組合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因而在高三化學復習中要針對不同的知識點,以知識結構提綱教學法為主,選擇其他方法與其進行優化組合,從而真正提高化學課的復習效率。
篇7
2.0.1強度高、耐候性好、無需維修保養沒有穿孔及螺釘外露
2.0.2可生產不間斷長板,無需縱向搭接
2.0.3無需化學嵌縫膠,免除污染與老化問題
3適用范圍
霍高文(KAL-ZIP)鋁鎂錳板.比重是彩鋼的1/3,使用壽命卻可達到其3倍以上.由于板型柔軟可塑, 并且可以提供成套層面系統解決方案、為建筑師提供靈活性的設計。可做成扇形,弧型,因此該系統被廣泛應用在機場,體育場館,劇院等建筑物上。
4施工原理
采用鋁鎂錳板定型加工,通過施工線測量、檁托安裝焊接安裝、防水透氣PE膜安裝、保溫棉、鋁鎂錳屋面板安裝、最終包邊清理一整套完善工序來完成屋面造型制作。
5、施工準備
5.1運輸過程
5.1.1霍高文屋面板在集中運輸過程中應注意懸掛點的最大荷載不得超過0.8噸
懸挑的出挑端不能超過4.5米。
5.1.2不同的板的板肋不同,托架的擺放一定要與鋪板的方向相同,以免不得不在屋面上再將板翻轉過來。安裝時也必須在小肋的一側按順序安裝。
5.1.3預彎的KAL-ZIP板:當卸貨時和將預彎的板抬上屋面時,應特別小心。還應考慮會用到額外的傳送帶。
5.1.4托架不可以直接放在支撐結構上,壓形板不得不分別抬上屋面或是捆成小捆吊上去。
5. 2施工現場存放
5.2.1板存放時,板上一定要有覆蓋物,以免積累贓物和產生蒸汽凝結。除此以外,還要以一定的角度放在木叉支撐上并蓋上東西,以利空氣流通。
5.2.2在屋面堆放時,應確認支撐結構的承載能力是足夠的。并應保證壓形板和包裝箱能抵御風的吹襲,以免被吹走。KAL-ZIP板很輕,而且有很大的面積會被風向上抬。因此當在屋面上擺放托架和抬起KAL-ZIP板時要小心。
5.2.3強風會拍打掉打開的包裝和安裝好的板,應立即將單個的板固定好并鎖邊。
特別應保證最后一塊板不能被吹走。例如被臨時固定在山墻扣槽和固定座下的板。見圖解
5.3布局
5.3.1按照安裝平面量出屋面和墻面的面積,安排好板寬,以使其與排煙口、屋面采光罩等開口相吻合。
5.3.2根據板厚和固定座類型,增加板的覆蓋寬度3毫米是可以的。對于曲面來說,安裝寬度應比覆蓋寬度大3毫米。
5.3.3板的間隔寬度一定不能小于它的覆蓋寬度,因為它會阻礙板的熱脹冷縮。
5.4施工器械
5.4.1施工前,檢查鎖邊機、手動封口機、板脊折彎機和開邊機。鎖邊機一定要完全閉合,滾輪系統一定要裝得很合適。
5.4.2經常在用之前檢查鎖邊機。檢查彩色涂層板的涂層是否被破壞。如有必要,將軸件的鍍珞層的贓物清潔干凈,換下被損壞的滾輪。
6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6.1 工藝流程
施工線測量檁托安裝焊接主、次檁條安裝焊接天溝調節支座及鋁合金安裝不銹鋼絲網安裝PE膜安裝保溫棉防水透氣膜鋁鎂錳屋面板安裝包邊清理。
6.2 操作要點
6.2.1安裝方向:
板是按小肋的方向固定的。大肋蓋在小肋上。板是從邊緣到邊緣地安裝。但在某些情況下,改變這一順序也是必要和合理的。在穹頂屋面上安裝,或當屋面斜度對KAL-ZIP板來說很陡時,就可能需要按不同的順序安裝。這些步驟須仔細計劃,并可能會用到異形板。
從邊緣到邊緣的標準安裝順序如下:
a)從邊緣的起點線開始排布固定座。
確定屋脊和屋檐處的固定座被放置在合適的高度上,以達到滿意的坡度。
讓固定座在屋脊處高些,在屋檐處低些
b)用鎖邊機封閉第一塊板的大肋,以使山墻扣槽能被固定在合適的位置。鎖邊機應當能用手支撐以免它傾斜。
c)將KAL-ZIP板扣到預先裝好的固定座上,或邊量尺寸邊安裝第二排固定座。
d)放好山墻扣槽,并將其釘在大肋上(每500毫米間距一個鉚釘),鉚釘與固定座的距離應大于50毫米,以保證板子能自由伸縮。山墻扣槽的長邊放在KAL-ZIP板一側,并與板之間留有5毫米的空隙。
e)將山墻扣件用自攻螺釘固定到固定座側板上。先在固定座側板上鉆孔,鉆孔位置有限制,孔徑是4.5毫米。固定座頂與孔中心的距離:
KAL-ZIP板 65毫米高66毫米
KAL-ZIP板 50毫米高52毫米
如果有必要,用螺釘槍和套筒來擰緊螺釘。
f)用螺釘和鉚釘作為固定點
6.2.2板的鎖邊
板的小肋一定要被完全地扣到固定座的梅花頭上,以防止鎖邊不正確。
出于安全的考慮,板必須在扣好后立即鎖邊,達到復合受力,增強其承載力。
在鎖邊前經常檢查張力調節裝置。它應當能將鎖邊機完全閉合。調節導向輪和邊輪,以消除相互影響。
鎖邊機可以在沒有橫向接頭的肋上進退。它可以自動前行而無須操作工牽引(在平坦的結構上),在不平坦或彎曲的屋面上,鎖邊機需要手動牽引。
6.2.3控制鎖邊機
關閉的鎖邊機一定要慢慢地移動就位。邊輪碰到底板時應小心操作以免變形。
對所有的板厚都適用:
將鎖邊機放在離板端60厘米處,面向板頭,使張拉手柄保持張拉狀態。啟動鎖邊機并完全閉合張力調節桿并鎖邊到板尾。鎖邊機應通過板肋的末端。
將鎖邊機調頭時要關機,慢慢將它移動就位,將整塊板鎖邊。
6.2.4打開KAL-ZIP板
安裝開板設備并檢查其高度是否調好。在穿進錐形輪之前,用螺釘器輕輕打開大肋,然后慢慢將錐形輪就位。
錐形輪會將板肋啟開一個大縫,板就可以被移開了。如果希望再利這些板,就在開板時,將錐形輪調到板子剛好被移開的距離上。
6.2.5結構固定點
固定點的作用是為了不讓板滑走。如果屋面布局沒有特殊的要求,每塊KAL-ZIP板均應在固定點固定住,以防板滑動。
在達到5°的平坡屋面及板長達到25米的屋面上,如下操作就可以了:
在小肋上鉆一個小孔,穿過固定座的梅花頭,以配合鉚釘的固定。
用11~12毫米的鉚釘。
鉚釘的前端會被下一塊板的大肋隱藏住。
6.2.6 橫向搭接構造
平坡屋面對搭接的要求特別高
不論焊接還打膠連接,都是一樣的
焊接 需焊接的KAL-ZIP板在連接處的搭接長度大約10~20毫米。焊接處應有支撐(如Z型支撐)
6.2.7 檐口
檐口密封條
放檐口密封條時應確定如圖般放置滴水板。
6.2.8滴水板:
安裝在離板端20毫米距離處,以便底板末端可以被向下彎折。
下圖中的距離“A”與板的熱脹冷縮溫度影響有關。
從板的固定點到天溝,每米板長允許1毫米的伸縮。
當板長不同時,滴水片必須被打斷,以允許板伸縮不同。
在滴水片之間留5毫米的間隙。
7、質量控制
7.0.1本工法主要遵循的規范有:
《鋼結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221―95)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
7.0.2在坡度小的平屋面區域,壓型板可以被折彎,蓋在屋脊上。沿著屋脊方向,選用硬質的隔聲材料或木板支撐條等襯在壓型蓋板下。根據固定座在屋脊上的位置,有必要盡可能選用較低的型號。
7.0.3不得踩在屋脊上,以免引起凹陷影響外觀質量。勿在最后一塊未固定的板上或未鎖邊的板上行走,避免踩到采光板上。
7.0.4一般地,KAL-ZIP板被扣緊在事先固定好的固定座上。這種做法用于固定座腳預先在兩側對稱地固定住的情況。不然,裝好板后,固定座一側的固定就會被板遮擋住。如果例外地,邊鋪KAL-ZIP板邊放固定座,就一定要堅持檢查KAL-ZIP板的方向,以確定板的排布是正確的。在放下一塊板之前,應標出下一個固定座的位置。
8、安全控制
8.0.1本工法遵循的有關安全標準和規定主要包括:
1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1
2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3 《青島市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DBJ3702-001-2005
4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999
8.0.2現場施工用電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并定期對用電設備及漏
電保護器進行檢查。
8.0.3高空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可靠質量有保證的安全防護用品。
8.0.4吊車司機及現場指揮人員應經常檢查釣鉤和鋼絲繩的安全情況,發現破損及時更換或
維修,對起吊物系牢后應先試吊,發現不安全因素應拒絕起吊。
8.0.5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8.0.6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即時上報安全管理人員,待得到隱患消除后,作業人員方可進行施工。
8.0.7施工人員應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及作業時“三不傷害”的思想。
8.0.8進行每一道工序施工時,做好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安全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確保安全施工和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8.0.9作業人員必須按高空作業安全施工措施、施工規范、規章制度進行施工安裝。
9 環保措施
9.0.1 施工時產生廢料,須設專門的庫房存放,完工后集中處理,不得隨意拋棄。
9.0.2 現場焊接時用專門制作盛放焊渣、廢料的工具斗,接焊渣和廢料。
10 效益分析
本工法采用霍高文(KAL-ZIP)鋁鎂錳板,雖然增加了原材料費用,但能夠加大的提高工程質量,并能加快施工速度,其綜合技術經濟效果較好。以青島體育中心游泳跳水館屋面工程為例。
10.0.1 工期方面。按照本工法施工,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 20 天安裝工期。
10.0.2 質量方面。杜絕了屋面板搭接不牢,從根本上保證了屋面板安裝質量,外觀達到優良。
10.0.3 經濟方面。經綜合測算,本工法在青島體育中心游泳跳水館工程應用時,其提高工效、節約材料及機械臺班共計 20.55萬元,降低了成本。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