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的價值鏈是指,從新思想產生到形成學術論文、同行評議、出版以至期刊到達讀者的過程中,所有增加價值的步驟所組成的全部有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學術期刊不僅是展示學術研究成果的窗口和促進科學技術傳播的媒介,而且是引領學術研究發展方向、推動學術交流的載體,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科研工作者來說,學術期刊既是“龍尾”———反應和積累了學術研究成果,是科研工作結束的一個階段;又是“龍頭”———及時提供了有關信息,交流了新的思想,是科研工作的先行。學術期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體現了重要的社會價值。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廣泛而深入地研究了學術期刊。
1.學術期刊的價值鏈
學術研究成果主要的體現形式為學術論文,學術期刊是學術論文的集合體。我們首先描述一篇學術論文的增值過程,進而定義學術期刊的價值鏈。學術期刊是學術論文的集合體,結合價值鏈的概念,我們可以對學術期刊的價值鏈定義為:學術期刊的價值鏈,就是從新思想產生到形成學術論文、同行評議、出版以至期刊到達讀者手中的過程中,所有增加價值的步驟所組成的全部有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價值鏈始于作者的原創思想,通過同行評議、出版、發行等環節增值,最終將思想傳遞給讀者,并激發新的思想。載文的原創思想是學術期刊價值鏈的主體價值,其余環節都是輔助性增值過程。
2.學術期刊價值鏈上各角色的定位
學術期刊價值鏈上相聯系的角色包括:作者、評審者(包括期刊編委會)、出版者(編輯人員、策劃)、發行商、銷售渠道商、讀者等。作者創作的內容,經評審者評閱,以期刊為載體,經出版者、發行商、銷售商傳遞給讀者。作者是內容的創作者,位于價值鏈的起點,為價值鏈提供主體價值,是生產者。評審者是學術期刊的“守門人”,對保障期刊的學術質量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把關作用。評審者通過發表專家意見的形式提升論文內容的質量,為價值鏈增值,是中間產品生產者。出版者通過編輯加工實現論文的標準化,通過追蹤熱點、選題策劃與專題組稿,提高期刊內容的集中度與可讀性,是價值鏈的重要參與者與構建者。發行商與銷售商通過各種渠道將論文內容遞送給讀者,在價值鏈上起著非常重要的聯結作用。讀者閱讀期刊提供的內容,獲取信息,并由此激發新的思想,是最終的消費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同質,使得科研人員群體同時擁有作者、評審者與讀者的角色,他們構成了學術期刊價值鏈的主體,創造價值鏈的主體價值并決定價值提供的方式。出版者、發行商、銷售商是學術期刊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輔助價值鏈的增值,對價值鏈的協調運作起著重要的聯結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